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減廢再利用、實踐零廢棄」雲林縣推動校園生廚餘在地處理

  • 發布單位:新聞處-公共關係科

雲林縣政府新聞參考資料110.1.6

「雲林縣推動校園生廚餘在地處理」記者會,6日於虎尾廉使國小舉行,望透過示範觀摩分享經驗,提升學校生廚餘自主堆肥能力之餘,也為本縣生廚餘處理成效挹注新量能,增進師生環保意識。

「雲林縣推動校園生廚餘在地處理」記者會,6日於虎尾廉使國小舉行「雲林縣推動校園生廚餘在地處理」記者會,6日於虎尾廉使國小舉行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依據學校衛生法第16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應開設健康相關課程,以養成對生命及自然之尊重,增進環境保護意識。雲林縣自108學年度起,啟動「本縣校園生廚餘在地處理推行計畫」,從教育紮根,藉由培能、深耕、推廣,結合環境及食農教育,減少剩食習慣、培養憫農情懷及提升環保愛地球意識。前期「培能計畫」在於相關會議及研習中體驗廚餘落葉堆肥種菜及生廚餘酵素製作等活動;中期「深耕計畫」-委託廉使國小成立計劃推動中心及示範學校,並由本縣25校擔任種子學校分區負責至鄰近學校推廣生廚餘禁出校園,在地處理活動。

觀摩校園生廚餘在地處理,椰纖廚餘蛋糕菜園觀摩校園生廚餘在地處理,椰纖廚餘蛋糕菜園

謝副縣長說,雲林縣目前沒有自主垃圾焚化處理能力,每個縣民都應做好垃圾分類,落實清淨在源頭,將廢棄物變為循環經濟不可或缺一環。目前本縣廚餘回收採跨區域合作策略,生熟廚餘統一分別轉運至不同特定場所進行前處理作業,有效降低回收廚餘體積,並大幅提升後端處理效能,節省能源與降低處理費用。她指出,廚餘是一種能回歸環境的資源,以堆肥化方式處理,有效將廚餘轉成有機質材料,在回歸環境中使用,將有助於資源循環再利用,也能降低垃圾處理負擔。應2030接軌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從校園教育場域,把循環經濟永續概念放進來,結合教育與農業,從食農、生態、環保畢其功於一役,營造環境永續外也帶來健康樂活。

引進蚯蚓廚餘堆肥引進蚯蚓廚餘堆肥

教育處長邱孝文指出,目前雲林縣內國中小共186所學校,落實生廚餘不外運,透過生態方法,由學校自行處理,他感謝各校學校配合或為示範,將經驗推廣分享。

「減廢再利用、實踐零廢棄」雲林縣推動校園生廚餘在地處理「減廢再利用、實踐零廢棄」雲林縣推動校園生廚餘在地處理

廉使國小校長林俊傑提及,雲林縣在推動有機菜園或者是生態永續校園超過十年,廉使國小擔任本計畫示範學校,透過雲科大專業團隊指導,就校園空地大小分別規劃盆裁(小)、廚餘桶(中)、菜園(大)等不同技術層面的廚餘處理方式,來滿足學校不同需求。另為配合食農及環境教育,除提供苗種種植外,並引進蚯蚓廚餘堆肥,椰纖廚餘蛋糕菜園、瓜果棚架搭設及竹構藝術帳等技術指導,讓學校師生除能體驗田園生活外,亦能品嚐自已親手裁種的蔬菜與水果。

 

此外,為建置學校生態場域,提供教學教材資源,學校更整合校園推動生廚餘再利用與食農、環境教育成果,將執行過程的點點滴滴製作成影音媒體資料成果,讓「減廢再利用、實踐零廢棄」的環保概念推廣至社區。廉使國小做為雲林縣校園生廚餘在地處理推行計畫示範基地,除提供本縣學校參觀外,也開放給外縣市學校觀摩,分享廚餘在地處理成效,讓環保的種籽四處飄散、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