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14年口湖牽水狀文化祭登場

  • 發布單位:新聞處-公共關係科

雲林縣政府新聞參考資料103.06.27
2014年口湖牽水狀文化祭,自即日起至7月5日盛大展開,有傳統牽水狀、挑飯擔、放水燈、點燈等祭典儀式,除表達對先人悼念,也喚起世人防災防洪意識。

牽水狀記者會,27日在金湖萬善爺廟舉行,縣長蘇治芬、文化處長劉銓芝、雲林牽水狀文化協會理事長呂津洲、口湖鄉長蔡永常、縣議員蔡孟真等出席牽水狀記者會,27日在金湖萬善爺廟舉行,縣長蘇治芬、文化處長劉銓芝、雲林牽水狀文化協會理事長呂津洲、口湖鄉長蔡永常、縣議員蔡孟真等出席

牽水狀記者會,27日在金湖萬善爺廟舉行,縣長蘇治芬、文化處長劉銓芝、雲林牽水狀文化協會理事長呂津洲、口湖鄉長蔡永常、縣議員蔡孟真等出席,並一同糊水狀,表達對先人悼念,蘇縣長表示,長輩帶小朋友參與牽水狀活動,緬懷先人,也傳承百年傳統文化。

蘇縣長指出,牽水狀是雲林沿海特殊習俗,具有慎終追遠意涵,更獲得國家重要民俗認證外,也教導後人居安思危,珍惜水資源,與『水』共存共榮的生態環保意識。

縣長蘇治芬、文化處長劉銓芝、雲林牽水狀文化協會理事長呂津洲、口湖鄉長蔡永常、縣議員蔡孟真等出席,並一同糊水狀,表達對先人悼念縣長蘇治芬、文化處長劉銓芝、雲林牽水狀文化協會理事長呂津洲、口湖鄉長蔡永常、縣議員蔡孟真等出席,並一同糊水狀,表達對先人悼念

文化處長劉銓芝表示,169年前農曆6月7日、8 日大水災,造成上萬先民罹難,子孫為緬懷先人,以牽水狀、放水燈、挑飯擔及祭祀,表達對先人的悼念,是台灣保存最完善地方特殊文化。

理事長呂津洲說,牽水狀是超渡水難亡魂傳統儀式,包括排車狀、起車狀、牽車狀、倒車狀等。水車狀以竹篾編紮、糊上花紙而成的圓桶狀物,高度約一公尺,中空成形分為三層,代表水界、陰界及天界,中間插一支較長竹竿轉動狀旗,以引渡魂魄。

蘇縣長表示,長輩帶小朋友參與牽水狀活動,緬懷先人,也傳承百年傳統文化。蘇縣長表示,長輩帶小朋友參與牽水狀活動,緬懷先人,也傳承百年傳統文化。

今年也舉辦牽水狀攝影比賽活動,以牽水狀活動為題材,第一名可獲得圖書禮券一萬元,歡迎喜歡攝影的朋友踴躍參加,報名資訊請上活動粉絲團查詢,2014口湖牽水狀文化祭 www.facebook.com。

2014年口湖牽水車狀文化祭期間,有免費參食活動,金湖萬善爺廟6月30日至7月4日備有素食早、午、晚餐(團體用餐請先預訂),口湖、四湖萬善爺廟(下寮仔)7月3日午餐海產粥,下湖港萬善祠(蚶仔寮)7月4日中午(9:00-12:00) 午餐備海鮮粥、素食,為響應環保,請民眾自備環保餐具。

水車狀以竹篾編紮、糊上花紙而成的圓桶狀物,高度約一公尺,中空成形分為三層,代表水界、陰界及天界,中間插一支較長竹竿轉動狀旗,以引渡魂魄。水車狀以竹篾編紮、糊上花紙而成的圓桶狀物,高度約一公尺,中空成形分為三層,代表水界、陰界及天界,中間插一支較長竹竿轉動狀旗,以引渡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