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優質教育永續城鄉
2024雲林國際偶戲節金掌獎頒獎典禮隆重登場  張麗善縣長:授予榮耀與使命 傳承文化邁向國際舞台

  • 發布單位:文化觀光處

雲林縣政府新聞參考資料 113.10.13

2024雲林國際偶戲節-金掌獎頒獎典禮於今日(10/13)下午5點30於虎尾高鐵特定區盛大登場,今年頒獎典禮以「超」字象徵布袋戲不斷創新與進化,邀請跨國跨界的藝術表演團隊與超級重量級嘉賓及頒獎卡司為活動增添光彩。縣長張麗善表示,恭賀獲獎的單位,也期望透過今日的頒獎典禮,授予榮耀與使命,鼓舞布袋戲藝術團體及個人,更投入傳承文化,邁向國際舞台。

縣長張麗善、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文章(右2)、雲林縣政府首席顧問黃逢時(左1)一同走紅地毯進入會場縣長張麗善、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文章(右2)、雲林縣政府首席顧問黃逢時(左1)一同走紅地毯進入會場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名為布袋戲的故鄉,縣府致力推動布袋戲文化,栽培人才,今天我們透過金掌獎頒獎典禮,除了展現布袋戲藝術超越時代的魅力,也表彰對布袋戲藝術有卓越貢獻的傑出人物及團體,這獎項不僅肯定他們的努力,更是授予榮耀與使命,也預示著布袋戲藝術未來的光明前景,此次典禮透過跨國跨界的表演,傳遞布袋戲在保存文化、知識與價值觀中的核心角色,並引領布袋戲邁向國際舞台,讓這項珍貴的傳統藝術不僅在地延續,更在全球發揚光大。

最佳操偶技術獎   雲林五洲小桃源掌中劇團最佳操偶技術獎   雲林五洲小桃源掌中劇團

文化觀光處處長陳璧君表示,金掌獎頒獎典禮將臺灣傳統布袋戲藝術融合傳統與創新元素,不只跨國跨界,也將呈現布袋戲世代的傳承,以精湛且創新演出向布袋戲致敬;多元跨界的「若林藝術舞團」與「太日樂集」呈現音樂和舞蹈交織的融合,傳達了藝術文化的無國界無境界。此外,王藝明掌中劇團與小金掌西螺國中布袋戲團的精彩演出,展現布袋戲大師與新一代的碰撞,激發布袋戲的不同創意;歌手曹雅雯以動人的歌聲,為觀眾帶來布袋戲經典的情感演繹;主持人許效舜與郎祖筠的幽默、即興、互動,則為隆重的頒獎典禮添上許多豐富有趣與活力的色彩。

最佳配樂音效獎   真雲林閣掌中劇團最佳配樂音效獎 真雲林閣掌中劇團

陳處長指出,今年的金掌獎頒獎典禮以「超」為主題,展現未來的企圖心,並以「超好玩。掌中新乾坤」、「超經典。向大師致敬」、「超跨界。多元偶宇宙」三大主題貫徹與時俱進的傳承精神。布袋戲的藝術美學在本次典禮中綻放出嶄新的面貌,為布袋戲舞台帶來新的生命力,展示布袋戲不僅限於傳統表演方式,還能融入現代流行和多元演出方式,讓這項最具代表性的台灣在地文化發揚光大,邁向全球舞台。

最佳口白藝術獎   昇平五洲園最佳口白藝術獎   昇平五洲園

今日頒獎嘉賓陣容堅強,特別邀請到雲林縣長張麗善、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薪傳獎藝師王藝明、三頁文設計公司藝術總監顏伯駿、台灣設計研究院總顧問張光民、金掌獎評審長林茂賢老師、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文章、雲林縣政府首席顧問黃逢時、傳藝金曲最佳偶戲主演得主吳聲杰、西螺新興閣掌中劇團團長鍾任樑、國際團隊、前駐法國台北代表處代表呂慶龍等各領域專業的專家蒞臨頒獎,肯定得獎者的辛勤努力,推廣布袋戲藝術,更是對未來布袋戲藝術發展的期待。獲獎獎項及名單如下:

王藝明掌中劇團的精彩演出,展現布袋戲大師的功力王藝明掌中劇團的精彩演出,展現布袋戲大師的功力

第18屆金掌獎-得獎名單

最佳劇本編創獎   春秋閣掌中劇團

最佳口白藝術獎   昇平五洲園

最佳操偶技術獎   雲林五洲小桃源掌中劇團

最佳視覺藝術獎   金宇園掌中劇團

最佳配樂音效獎   真雲林閣掌中劇團

最佳表演團隊獎   臺北木偶劇團

評審團特別獎    永興樂皮影劇團

評審團特別獎    錦飛鳳傀儡劇團

 

第6屆青年金掌獎

最佳團隊獎   臺北木偶劇團

最佳主演獎   日月興掌中劇團一簡聖力

 

第10屆小金掌獎得獎學校

雲林縣西螺鎮廣興國民小學

雲林縣立西螺國民中學

雲林縣立虎尾國民中學

雲林縣立東仁國民中學

雲林縣斗六市石榴國民小學

雲林縣大埤鄉舊庄國民小學

雲林縣二崙鄉來惠國民小學

雲林縣四湖鄉南光國民小學

雲林縣二崙鄉義賢國民小學

雲林縣崙背鄉中和國民小學

 

第5屆口白創意競賽

最佳口白獎       紀君儒

最佳創意編劇獎   施正義、丁偉育、薛有騏(團體)

優選             張庭瑜、林彦如、余育佳(團體)

優選             陳明全

佳作            江翊凡、江翊廷(團體)

佳作            杜崇豪、林文弘(團體)

佳作            林文成、林文凱(團體)

  • SDGs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 SDGs11 永續城鄉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