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觀光文化篇

  • 發布單位:計畫處-資訊管理科

 一、成立觀光旅遊局
縣府內成立觀光旅遊局,建立觀光旅遊系統以引導觀光發展,統籌本縣觀光旅遊及產業資源,並配合地區特色打造觀光旅遊魅力據點,提升整體觀光旅遊空間環境品質,營造雲林觀光品牌形象。

二、縣府成立青銀創生暨電影委員會
以縣長擔任召集人,整合資源並擴大行銷管道,鼓勵影視業到雲林拍攝及發展,帶領雲林觀光旅遊向前衝。

三、阿里山國家風景區延伸至古坑草嶺,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延伸到台西
將建請中央將古坑樟湖、草嶺、石壁地區等旅遊景點串接阿里山國家風景區,並爭取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延伸至台西,將台西夢幻沙灘、海園等旅遊景點,藉由中央單位統合觀光資源,作整體性規劃、行銷,能全面兼顧觀光發展與保育、生態復育。觀光連線後,即可帶動旅遊之廣度及深度,真正活絡雲林縣旅遊軸帶,推動觀光產業。

四、深耕文創聚落暨歷史建物深度旅遊、推動觀光景點運動賽事
可在原西螺老街、斗六雲中街、虎尾糖廠宿舍群及建國新村等上述開放性建築物場域實現。但同時也存在不易統一管理的問題,可使用「藝術村」的概念呈現,引導藝文創作工作者進駐,除活化空間,也可以嘗試「產值化」,讓聚落內每一棟建築物都是單一展覽場或活動展演場。此外,雲林具特色及歷史意義的產業也不少,應該予以媒介合作。

五、舉辦國際陣頭文化季與傳藝節,讓傳統文化躍上國際舞台
雲林傳統藝術及文化遍佈民間,如國樂(民族樂)、布袋戲、武術、交趾燒、剪粘、木雕、春仔花、花鼓陣、車鼓陣、南北管、藝閣及陣頭等,應加以輔導深化及廣化。傳統藝術不會是黃昏落日,只要有一套輔導機制,便可以繼續傳承,更能走出雲林、走到國際。

  1. 辦理「國際陣頭文化節」,以北港為發展主軸,讓宗教信仰與藝文活動結合,發展成為國際性之文化節慶活動,並邀請國外相關藝文團體共同參與演出。
  2. 辦理「傳統藝術節」,邀請傳統藝術一起演出,例如:傳統戲曲、國樂(民族樂)、南北管進行大匯演,透過活動將傳統藝術介紹給年輕人,並藉活動機會,將雲林具特色的傳統藝術行銷全國,這項活動更可以結合融入傳統農村活動中,藉以表達秋收冬藏之豐年意象。

六、臺灣咖啡節風華再現,國際接軌
在雲林縣政府與古坑鄉公所積極推廣下,「古坑台灣咖啡」與華山的美好景觀便成為當時令雲林人引以為傲的指標性產業。然而卻因為種種原因讓台灣咖啡在雲林縣節節衰退,要讓古坑的台灣咖啡重新引領全台,必須完善整體產業之規劃、深耕咖啡文化,並以舉辦國際性咖啡評比認證制度為目標,彰顯公信度,讓雲林古坑咖啡真正風華再現。

七、文化觀光結合農業,農產品變精品
雲林縣為農業大縣,以本縣優勢之農漁牧產品結合在地文化,提高農產品之附加價值,創造出精品農業,讓遊客能夠看得到、摸的到、吃得到,豐富農村之農業體驗之旅。

八、交通與資訊,「軟」「硬」兼施
改善現有各觀光點之交通動線規劃,讓在雲林移動更便捷,並提供雲林縣導遊APP供遊客下載,建立雲林縣的觀光雲,提供各觀光景點的導覽信息及最新活動消息。結合業者融入智慧觀光及消費訊息服務等功能。讓來雲林旅遊很輕鬆、很容易,彈指之間便可取得需要的信息。